教养孩子的四个误区
一.父母未能奖励良好行为
例:上四年级的小明将他的成绩单给父亲看,而他的父亲正坐在安乐椅中看报纸。父亲未能奖励取得好成绩的儿子。
小明:爸爸,我这学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您想看看我的成绩单吗?
父亲:好的,但让我先把报纸看完。妳去问一下妈妈,她今天是否交电话费了?
例:八岁的敏敏想以主动洗碗来给妈妈一个惊喜,而妈妈无意中说了伤害她的话。
敏敏:妈妈,我洗好碗了,您高兴吗?
母亲:妳也到了该帮忙做事的时候了。放在炉子上的锅是否洗了?是不是忘了?
三.父母“无意中”奖励了不良行为
例:六岁的小华和她的父母一起露营,她们刚买完午餐回来,妈妈感到很热,又累又饿。
小华:我想在吃饭前去游泳。
母亲:我们要先吃饭,睡午觉,然后妳才能去游泳。
小华:如果不让我去游泳,我就哭!
母亲:噢,小华,千万别那样。妳先去游泳吧。
四.父母未能惩罚不良行为(当需要温和的惩罚时)
例:父亲和母亲两人正坐在客厅看着11岁的小军放肆地揪弟弟的耳朵。父母两人均没有对小军的攻击行为进行训斥或使用任何形式的温和惩罚。
父亲:男孩子嘛!打打闹闹是正常的。